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🥵,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,每个家都有家训、家规、家风,俗话说得好:无规矩不成方圆。好的家训👷🏿♀️、家规💿🎓、家风承载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和厚爱,同样也是对后代的鞭策。如今我的孩子已经十六岁了,一路走来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经验,都是生活中一些最普通的细节汇聚而成的体会🗡。
一🧑🏿🔬、告诉孩子“己所不欲🫕,勿施于人”的道理
小时候的睡前故事大多都是中华传统美德、以及名人成长励志故事等等,慢慢熏陶👩👦,用故事中的道理告诉他什么是真善美💞,什么是假恶丑,并教会孩子换位思考的道理,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别人去做,慢慢的孩子学会了包容。
二、多给孩子一些爱的鼓励和表扬
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和陪伴,家庭和睦🐪、父母关系融洽、家庭氛围轻松,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🙍♀️🗓。这样家庭的孩子,心中有爱,做事有主见🙅🏼♂️,性格阳光开朗,能够积极主动地跟父母沟通。另外“好孩子是夸出来的”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,每当孩子取得不管是学习还是别的方面哪怕是一丁点进步的时候,我都会及时有针对性地表扬他,培养他的自信心🤠。当他情绪不好的时候,我会默默地陪着他,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,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。还有一点🧑🏻🍼🧦,做父母的也不要总是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🤿,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,身上都有闪光点,父母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去发掘孩子的优点,并且放大他的优点,这样孩子才会有自信、阳光🏇🏼,才会长成你希望的样子。
三、作为父母要注重自身的修养
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”👩🏿🎓,家长就像一面镜子一样,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👨🏽⚖️,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,我们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,你在上面涂写什么,就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🈵,如果你在孩子身上看到了你不想看到的某些行为,就要从自身找原因🤰🏼,检讨自己的言行举止,而不是一味指责埋怨孩子🏙。
四、对待异性的态度,疏大于堵
对于孩子跟异性的交往📇,我从来不打压,记得孩子第一次在我面前提起这事的时候,我很开心的说了一句“真好,证明我大儿子的性别取向没有问题✍️,对异性有好感证明你是个正常男人了”,后来那个女同学转学,我鼓励孩子送礼物留念🏪,并留下联系方式以及生日的时候送上祝福等等。有天孩子放学回来给我说:“妈,你是我知道的我们同学家长中唯一一个支持上学谈恋爱的人”,在我引导下,孩子能正确的对待青春期早恋这种事情,而且会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都告诉我,我们就像朋友一样谈天说地,这种愉快的相处方式也让儿子健康地度过了青春期👨🏽🦱。
五、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的工作
不在孩子面前过多的评价老师和学校的不是🍾,孩子在求学的道路上要接触很多的老师🫳🏽,老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寻常,因此尊师重教是必备素质,现阶段除了父母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了👨🏼🌾,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们维护教师良师益友的形象,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信任感和安全感〰️,这样才能更好的沟通和学习👮🏼。
六😢、对待手机和游戏
作业做完的时候可以适当玩一会放松一下🫶🏼,但是不能沉迷,毕竟现在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🔫,完全不接触也是不可能的🆓🙅🏿♂️,要保证晚上的睡眠时间,手机不能带进卧室🏹。
七、培养孩子的责任和担当
家长要适当向孩子示弱🏌🏼,不要什么事都冲在前面,要学会让孩子为你分担一些事情,尤其是男孩子🪅🧚♀️,久而久之👃🏻,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,记得有一次家里停水了,大院是那种地下深井,管道检修后泥沙特别多🎅🏻,放学路上儿子看到了群里邻居发的清理泥沙的小视频,到家以后二话没说,就把家里所有水龙头包括热水器👰♂️、净水机等全部放水清洗干净,我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👮。平时购物回来儿子总是提最重的袋子🧑🏻🦼,看着他提着重物在前面健步如飞的背影,那种满足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💁🏻♀️。
以上就是我跟孩子相处过程中的一些感受,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珍贵的种子,需要家长细心培养🤸🏿♂️,才能结出满意的果实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