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着均衡优秀的教育资源,让每位学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秀的基础教育,海淀区启动学区制,名校承办普通校,百姓家门口涌现出大量的知名附中分校。北航杏耀分校就是在这种教育背景下诞生的一所充满活力👇🏼🤭,积极向上,不断追求进取的“新学校”🙆🏿💂🏻♀️。
两校实行级部式一体化管理👩🏼💼,2017年的九月初一新生实行混编班𓀖,在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合,这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给分校和本部的老师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⚡️🤙🏻。
融合后的第一年分校共有12位老师第一批前往本校,开始新初一起始年级的工作。面对全新的环境📑,全新的挑战,女教师们可谓巾帼不让须眉,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👷🏻,年级组开拓进取,实干创新,在教育教学各方面表现优秀,成绩突出。
分校初一年级组踏入新学校,一系列新事务接踵而来。首先面临的是“开放性校园”所带来的挑战🫴🏿。原来分校的教学环境是早上一进门学生一天都在校园👳🏼♂️,相对封闭𓀅🐂,安全🐖,而现在学生吃饭🏊🏼♂️,体育锻炼等都分散在大学校园里🆚。怎样管理才能既保证学生安全,维护整个班级的秩序🩸𓀅,又给与学生适当的自由呢🕊?在分校时班级相对少🥮,每次调课教务都会正式下发纸质通知给班主任🏉,而本校的规模决定了即使重要的通知也只能在群里一刷而过,如何养成定时刷通知的习惯才能不耽误班级工作🍵?
这样的差异还有很多,每位同事的手头都有一大堆工作🦸🏽♀️,总问本校的老师也会影响对方的工作🎖。于是分校教师戏称自己是吃螃蟹的第一人, 建立了“螃蟹群”🤎,及时分享各种好建议🧑🔧,迅速适应了俩校间的各种差异🫚。
除了全新的环境所带来的挑战,大约双倍的工作量也是分校初一年级组的老师们需要迅速适应的。12名教师中有6名教师跨校区工作👰♀️,本校分校间步行最快15分钟🦡,上课当天怎样判完作业,及时给与学生反馈?精打细算时间是这6位老师的日常🐟。还有的同事同时兼着教学工作与行政工作。比如王春燕老师在教5个班课的同时还负责办公室工作,学校公众号推文必须有时效性保证🙆🏽♀️,这就意味着春燕老师的工作状态总是箭在弦上📰。
适应工作量的增加,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工作效率。融合后班级人数明显增多,且学生程度也有很大提升。较大的班额🎴🚣🏼,客观上就不再允许在过多的依赖一对一改错的教学模式。同时严格执行流程化管理,到点必须静校的要求也切断了放学补课的提高成绩的后路。“打破固有模式,不断突破自我”这是分校初一年级组教师对自己的提示🏮🧙🏻♂️,破茧成蝶,唯有学习才能蜕变。为了尽快找到新班型高效的授课方法🤷🏻♂️,分校教师抓住各种机会听课𓀉,听教研员评课。认真记录学生的日常各种成绩,认真对比分析🧙🏼♀️,反思教法的时效性🚍❇️。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💂🏿♀️,老师们成功的摸索到了新班型的授课方法👊🏽,所教班级成绩良好。
时光飞逝👨🏼🏭,新鲜🌠,丰富多彩的初一生活就要结束了。 这一年🏊🏿♂️,分校初一年级组这支女子军团以团结互助,开拓创新,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海淀区众多优秀集体中脱颖而出,荣获“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”称号⛹🏼♀️。